Instagram「微商」的模式正在瘋狂生長

Scott Belsky是一名企業家、作家、投資人,他是Creative Cloud的CPO、執行副總裁。Scott Belsky曾經創辦Behance,這是一個線上平台,為創意產業提供支持,讓行業人士展示創意,發現創意,Scott Belsky曾經擔任Behance的CEO,直到2012年公司被Adobe收購。

最近,Scott Belsky刊文談到一個有趣的現象:在Instagram平台出現許多微品牌,它們設計有趣的產品,利用社交媒體銷售給特定用戶群。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。

在Instargram瀏覽大約10分鐘,我就找到一堆品牌,這些品牌的名號我從未聽過,它們卻吸引了我的注意。最近冒出這麼多我從未聽過的品牌,它們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,老實說,我沒想到自己會那麼在意它們。

在過去10年裡,我利用網路效應、利用亞馬遜向許多企業投資,我會根據兩個要素評估品牌的潛力:一是它的規模,二是它以怎樣的方式成為分類市場的領導者。

我原本以為,古老的大品牌會遭遇新生現代品牌的攻擊,它們會吸引消費者的廣泛關注。然而讓我意外的是,古老龐大的品牌正在與成千上萬的小品牌對決,它們開銷更低,高度關注產品設計,制定了效率​​ 超高的客戶獲取策略。這些長尾「微品牌」造成極大的影響,超過了許多人的估計。

大量微品牌的行銷效率相當高,從整體上看,它們造成的影響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大。微品牌行銷高度精準,推崇即時製造,挖掘社交媒體的潛力,不論客戶在哪裡,它們都能與客戶互動。當然,小品牌並不是什麼新事物,它們一般都以小企業的姿態存在的。我聽到越來越多的人說,這些小品牌只有小小的團隊,但是營收卻超過了1000萬美元,利潤率比正常值高很多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商業形式?它到底暗示著什麼呢?

深挖一下就會發現一些事實。首先,許多品牌沒有存存,它們搭建了結構緊湊、管理嚴格的供應鏈,可以根據需求小規模製造產品,然後出貨,許多時候與中國的合作夥伴合作。我聽說,一些品牌推出產品,銷售產品,純粹只是為了測試設計,它會告訴客戶要等幾個月才能出貨,因為第一批庫存產品還在製造。換言之,如果有一家新公司製造襪子、浴衣,它可能會在同一時間推出3個品牌,然後發展那個表現比較好的品牌。這些品牌有可能快速崛起,然後快速衰落,運營之時會高度關注客戶採購成本、Instagram擴散性。

我不是Instagram客戶採購(CPA)專家,不過我曾與一些人交流過,他們是這方面的專家,甚至將這門學問歸結為科學。和預想的一樣,這些品牌根據年齡、地理區域、興趣及其它標準瞄準用戶。

品牌還會藉助彼此的力量,根據偏好瞄準客戶,這種瞄準方式是其它企業做不到的。

例如,如果我在Instagram上與某個微品牌互動,並且(或者)關注這個微品牌,那麼其它微品牌也可能會瞄準我。定向微品牌到底會走向何方呢?我對此感到好奇。當品牌獲得如此復雜的數據,比我們自己還了解我們,知道我們需要什麼,品牌會不會為個人而創造?於是我們又忍不住問另一個問題:到底品牌親和力是由我們對品牌本身的認同驅動的,還是對客戶社區的認同?

出現如此多的微品牌,誰才是微品牌世界的贏家呢?應該是Instagram,它是一個真正社交的社交網路,幫助用戶發現有趣的生活方式,它與微品牌世界完全匹配,在這個領域,沒有誰做得比Instagram更好。我還認為其它平台也有機會,比如Pinterest,還有其它幫助人們發現微品牌的平台。在微品牌大行其道之時,數據隱私可能是一個問題。

從銷售端看,贏家是設計師,他們以很快的速度開髮品牌,然後從頂部更新設計,受益者還有一些企業,比如Shopify,它與社交網路融合,誰想成為商人,Shopify 都能讓他變得更強大;還有關鍵供應商,它們向微品牌供應產品和服務,比如Lumi,它為微品牌提供差異化打包服務,根據即時需求提供服務,我是Lumi的投資者;還有那些讓訂單履行變得更流暢的服務,比如Shipwire及其它同類企業,它們對所有訂單履行後勤服務進行管理。這些品牌真的需要VC支持嗎?我甚至有點懷疑。

這幾年裡,雖然我自己曾向一些較大的品牌投資,比如Warby Parker、Roman、Primary、Outdoor Voices,但是據我所知,一些新生微品牌根本沒有融入任何資金。

在所有玩家中,設計師擁有的機會特別顯眼。他們可以構想創意,測試創意,然後執行,成本很低,在品牌的未來發展過程中,設計師的創造力、獨創性尤其重要。

怎樣擁有「富人思維」?

印度初創公司 Milkbasket,靠什麼在雜貨電商領域脫穎而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