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失敗的產品,致命的原因可能是這五個

產品銷量不行,是誰之過?也許各方面都有困難,都需要改善,可是方向調整了一輪又一輪,韭菜割了一茬一茬,如果沒有找到問題最大的癥結,結局註定還是失敗。

產品銷量不行,是誰之過?

是市場太小,產品不行,還是行銷不給力?

也許各方面都有困難,都需要改善,可是方向調整了一輪又一輪,韭菜割了一茬一茬,如果沒有找到問題最大的癥結,結局註定還是失敗。

產品的過程,概況起來說就是做出來、賣出去、用戶變現三個步驟。

一款產品特別是硬體類產品,只有賣出去能賺到錢才可以談論成功,特別是對創業型團隊而言,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。

但決定產品銷量的,往往不是產品的技術有多先進,功能有多酷,外觀有多新奇,而是產品是否能滿足用戶真正的需求,產品的價格是否能滿足下游管道及零售商的要求。

一、閉門造車,罔顧用戶需求

做產品一般有兩種思路:

(1)現有某種資源或者掌握了某個技術,然後認為這裡存在剛需。做一款這樣的產品,一定會有市場,所以趕緊把這個產品做出來然後去賣吧,預計產品的毛利在40%左右,低於30%毛利的產品不做;

「拿著鎚子找釘子」,強調的是自身的資源,思考的是如何利用資源把產品做出來,然後找銷售進行推銷。

這種思維推演下去就是做很多產品,招很多人建管道、跑市場;如果出了問題,那肯定是那個環節的管理或者那些人出了問題。

(2)用戶有這個問題,研究與調查數據顯示用戶在這方面沒有好的解決方案,我們這麼做,可以保證零售商有40%的利潤空間;且市場上無同類產品,我們要儘快把銷量做出來,利潤低點也沒關係。

強調的是什麼產品更能解決用戶問題,更有市場。

這是一種用戶導向的思維,拷問自己以什麼方式、什麼技術、什麼產品形態和管道滿足用戶的需求。

當出了問題,首先反思產品用戶是否有必買的理由,產品的價值是否支撐得起這個售價?以及產品是不是缺乏競爭優勢。

我們討論需求的時候,還有一種普遍現象就是:將自己的痛點等同於市場的普遍需求,把用戶表層的問題等同於產品的核心價值。

因為我怎樣,所以我們做這個產品;因為我是這樣做的,所以我們做這樣的產品賣給用戶幫他們解決他們的問題,肯定有市場。

很多需求之所以變偽,就是因為始終站在自己的角度,看每個地方都有問題,都可以裝上自己的產品。

可是,很多時候,不是「產品」做的不好,而是沒用,沒辦法用。

任何時候,最重要的是讓用戶看到你的產品,一定能夠說出願意花真金白銀掏錢買的理由。

二、拎不清的成本,一筆糊塗帳

影響產品定價有三個因素:

  1. 商家追求的利潤空間;

  2. 用戶可接受價格;

  3. 產品研發行銷成本。

對硬體產品來說,除了本身的BOM成本,還會運輸、倉儲、良率等因素帶來的成本。

當你的產品需要通過管道分銷,價格就必定層層加碼,作為廠商必須為管道商預留「足夠打動人心的利潤空間」。

然後你就經常看到一個詭異的現象:同樣的產品,網際網路公司可以定價99元,而你定價299、399可能都玩不轉。

對創業型團隊而言,如果是新品類的產品,必須找到一個用戶可接受的價格區間。

  • 對內,必須死磕每一分錢的成本,努力通過各種設計、技術、管理層面的創新去大幅降低成本;
  • 對外,你需要有一個「讓管道商多賺錢」的心,而不是去眼紅管道商的利潤空間超過你。

相比一時的銷售額數字,更應該關注的是產品的出貨量,以及市場的佔有率,特別是創業型團隊和創新型產品。

關於成本,除了產品本身的研發、推廣成本,還有企業的運營成本,同樣還包括用戶的換用成本。

三、不能聚焦,產品線不斷拉寬

在現實情況下,確實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需求,不同的客戶會提出不同的訴求。

基於此,拆分不同的產品線去應對不同的場景,交付給不同客戶不同的產品,邏輯是沒有問題。

但是,這一切都是有條件和前提的。

對創業型團隊而已,資源一定是有限的,精力也有限的。

一個產品都沒做好,沒做起量的時候,又去做了其它產品,只能是陷入一個四處救火,東牆補西牆的局面,時間成本卻是失去了再也買不回來;很容易就會出現自己搭台,別人唱戲的局面,比誰都進入得早,卻根本沒有競爭力。

起個了大早,趕了個晚集。

什麼客戶都想拿下,什麼需求都想兼顧,什麼定製都敢接,國內還沒弄明白,觸角都伸到海外了。

一個小小的團隊同時啟動多個產品線,最誇張的情況是產品型號超過團隊人數——所有人加班加點,累個半死,研發耗時幾年,到最後沒有一款產品成功。

周鴻禕說:

一些公司試圖把自己的產品線做得很寬廣,那就不是在跟同行競爭,而是在跟定位理論做鬥爭,是在跟人們的智商做鬥爭。

  • 對內,當產品線「豐富」起來之後,所有的協調、管理都會意義,本質上不過是把資源各種排列組合一番,然後各安天命。
  • 對外,低中高產品線互相競爭,終端用戶、管道商們都很容易就暈頭轉向。

一個產品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,縱然再好的產品都無法做到這一點。

不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的產品才是好產品。

只有聚焦才能實現突破,做出一個暢銷,從而打響品牌,搭建好管道。

等有了品牌、管道這些基礎了后,再去擴充產品線不遲。

四、質量不過關,不顧事實強行堆砌功能

「我不喜歡這個」,所以要改版;

「好久沒有新版本了」,所以要改版;

「別人的產品每周一個疊代」,所以每周五要上線;

「這是一個新方向」,所以要再做一個DEMO。

這不是江湖傳聞,而是真實的故事。

為了疊代,而每周疊代,為了DEMO,而不斷DEMO。

最後,一堆版本,一堆DEMO,數都數不過來,每個人的工作量指標完成得非常好,產品銷不了幾個。

何其悲哀?

產品的測試數據一路紅燈,沒有想著及時剎車解決問題,而是美其名曰要搶下一個大的訂單,快速上搶佔占市場先機,依然把資源投入新功能的開發設計上,甚至長時間擠壓的問題持續性視而不見。

連最基礎的功能,最核心的零件都還沒有穩定,就又開始進攻下一個山頭。

開動馬力轟油門,誰料車輪架空了。

倉促上陣,必死無疑。

質量是什麼?

質量不是靠工程師海量重複的操作測出來的,更不是靠不斷的加班堆砌出來的,而是設計出來的,是產品的底層邏輯導致,是嚴守產品的基本規則,是基本的產品敬畏之心,是剋制。

什麼是快,在正確的賽道上才是快。

史玉柱說:

巨人大廈從38層一直長到78層。好大喜功,我真是昏了頭!

五、只顧眼前業績,沒有長遠規劃


對產品來說,賣出去有用戶才是王道。

特別是對創業型團隊,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,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前進,「產品必須先行」,生存是第一要務。

但在品類產品更迭頻繁,競爭空前激烈的情況下,如果沒能在早期迅猛快速地打出自己的品牌特色、形成品牌優勢,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搶佔先機、失去先發優勢,後期打造品牌的成本也會大幅增加。

特別是對硬體類產品,如果早期沒有打造品牌的意識和計劃,在整個市場上的影響力會持續削弱,甚至直接向市場地位拱手他人,用戶只知你的對手,而遺忘了作為先行者的你。

辛辛苦苦好多年,只為他人做嫁衣。

品牌相當於樹立的形象,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好的形象與別人交流,產品也需要一個好的形象走向用戶。放棄建設自己的品牌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。

品牌建設不只是打廣告,而是一種信念,從產品構想那一刻就應該開始有的信念,不管有多少的不確定性,它都應該是凝聚一群人的力量。

也只有這樣,管道商們才有品牌安全感,才願意一起玩。

每天只顧眼前,只想怎麼賣貨,慢慢的,就忘記了還有品牌這件事,導致的結果就是慢慢的失去了初心,眼中只有一時的銷量和銷售額。

為了追趕業績,就一定會走向文章開頭到這裡的循環,周而復始,直至失敗。

品牌是自己的,品牌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也需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。
沒有品牌就沒有未來。

麥德龍自有品牌擴容

這是初創公司前所未有的機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