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音是如何抖到火紅的呢?


看到抖音,不令我想起之前的抖肩舞蹈,一系之間爆紅不單只是搞笑、有趣,亦模仿,還有個很深的思維在裡面,從文案上的行銷到影片行銷,前正子還是微電影行銷,資訊爆炸開始流行短影音,那後續是音訊嗎?我們先談談抖音如何上癮!

抖音上癮分析

1.了解人的本能

這個時代大多數人比起長段文字,更願意看簡單明了的圖片,影片對你來說,更願意看對吧?

這和我們的大腦接受訊息的原理有關——因為人類的大部分訊息獲取其實來源於視覺刺激,這種刺激對大腦來說更加直接。而文字則是語言的載體,閱讀的過程中多了一步處理與轉化的過程。

2.門檻


思考一下長影片和短影片不一樣的地方:較短的長度讓這類內容非常「輕快」,隨著行動通信建設越發完善,流量也沒那麼貴了的今天,短影片靠著這種直觀的刺激方式給文字類內容帶去了很大的衝擊。
結論就是無論從所需的生產成本,還是從觀看成本來說,都要比長影片小得多。

3.疲勞度

我們在邁入網際網路時代以後,無法深度思考——大量的碎片化內容充斥著我們每天的時間,開始以更快的速度追求愉悅和刺激;我們大腦刺激的閾值在提高,手機在重新定義我們大腦尋求刺激的節奏。

2000年,微軟加拿大公司報告稱,普通人的注意力幅度僅為12秒;到了智能手機、社交網路勃興的2013年,這個數字下降到了8秒。
也就是說,在1分鐘裡,你至少會走神7次,可能用不了幾年,我們都會成為無法專註的「夢遊人」。

4.場景不拘


再從場景來看下,假設人的一天分為三個八小時:睡覺8小時、工作8小時、生活8小時,不管是長影片還是短影片的消費必然發生在「生活8小時」。

而「生活8小時」的特徵是—— 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高度碎片化。
你會吃飯、上廁所、通勤等,結合這種碎片化場景,這是短影片在消費維度上優於長影片的場景邏輯。

5.刻意控制

抖音設計反沈迷系統,等於說超過1.5小時,就會提示這個功能,在很多手遊都會出現,目的就是吸引用戶在回去玩,這感覺像是你吃牛排吃到一半,嘴裡還有牛排香氣,還想在吃一口的時候,有人把你的牛排攔截下來不讓你吃,說請你休息1小時。

6. 短板社交平台

社交,其實熱鬧的背後,是無聊;交流的背後,是孤獨。
抖音聚焦內容,消解無聊時光;快手則建立連結,共度孤獨人生——這是極度強化內容消費性的必然結果,而搭配輕快音樂與其他一同模仿,然後明星一同使用與紛絲互動,因此就是瞬間爆紅原因。


資料數據:企鵝調研平台的數據

看到這個數據可以知道抖音上大約22%的用戶每天使用該App超過1個小時,平均每人每月有13.5天會打開使用這個App。

裡頭的有趣影音內容,讓人會沉靜的觀看,這個是主要原因,次者會吸引模仿潮,裡頭的歌曲也是讓人魔音穿腦,心理學家亞當·阿爾特最近出了一本書叫做「欲罷不能: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」,這本書是簡體中文,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看。

書中提到無時無刻盯着手機,不斷刷朋友圈,通宵追看電視劇集,沒日沒夜打游戲,頻繁查看郵件,用太多時間工作。而那些生產和設計高科技產品的人,卻仿佛遵守着毒品交易的頭號規則,探討研究這些人的心理。

總結:

在當下,短影片確實突然非常火爆,但是時間一久,競爭會越來越激烈,同時會稍稍降一些熱度,現在的Instagram和Snapchat,有可觀的用戶量,但不會完全佔領整個網際網路,影片將會在我們的網際網路內容中佔據很重要的一塊,但不會替代文字——就像書籍一直以來都沒有被替代,只是和其他形式的內容載體並行下去而已。

麥德龍自有品牌擴容

這是初創公司前所未有的機遇